第358章 移民令(2/3)
三个月时间内,也就是来年正月末,从豫州、齐鲁和荆楚三地,各自确定好十万人口的迁徙名册。确定好的百姓要在夏收结束之后启程,前往冀州。
要说景睿帝强人所难吧,他还晓得让百姓们在老家过一个团圆年。可要说他仁厚吧,他还非得让众人把粮食收完之后,冒着灼热的烈日赶路。
而且夏日赶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天为被地为席,不用搭帐篷。
这个时代,人们讲究祖宗根源,如果没有意外,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只会待在一个地方。或许走过最远的路只会是从村子到府城。
为了保证公平,景睿帝还打算采用征兵的法子,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出人,交钱也无用。这样就不会出现这家迁走了,那家却能幸免留下来的情况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移民令无疑是一场灾难。而顾槿收到这个消息时,倒是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叹。
纵使也可怜那些被迫背井离乡之人,可对于冀州来说,这是好事一桩。是以顾槿还有一些隐隐的期待。
这份圣旨也算是来得正好,顾槿帮村民们寄出去的家书上路还不到一个月。要是考虑上之后雪天路滑,送信迟滞,他们的家书也刚好能在统计移民名单的时候送达。
到时候,豫州、齐鲁和荆楚三地的家眷接到家书后,把自己家的名字报上去,之后等着安排就可以。
而家不在那三个省府的,也有半年的时间处理好老家事务,完成夏收。之后便可以就近赶到任意一个省,加入移民大军,顺利北上。
只不过想要搭这个便车,还是得跟景睿帝讲明白,让他多拨一些银子出来。
顾槿有那个自信,景睿帝一定会同意,他巴不得所有人都能不吵不闹的自愿迁到冀州。
而且这些家眷的迁徙不同于一户出一丁,是举家搬迁,除了年轻壮劳力外,还有妇人和孩子。
妇人们能和丈夫团聚,冀州的人口增长就有了希望;孩子还能弥补冀州人口的断层。总的来说,比起男女老少不均衡的人口,这样的举家搬迁更能解决冀州当前的问题。
就在顾槿提笔写下:“然农夫和亲眷饱受夫妻分离、骨肉分离之苦”这一句时,她突然想到,为何移民就不能举家搬迁呢?
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