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大明风华——顺德公主朱祁锦(1)(2/3)
,程朱理学”
对于这提醒,宁宁很受用,但还是冷哼道:“程朱理学、八股文、朝天女、裹小脚,我既然来了,就不会漠视不管,我政哥奋六世之余烈,奠华夏千年之根基,我也能奋四世之余晖,挽神州之陆沉,有些国家的存在确实是碍眼的很。”
望着这人眼中的熊熊烈火,安安高兴极了,遇上这么有斗志、有梦想的宿主,自己一定能得到‘最优系统王’的称呼,他的未来稳了啊!哈哈哈。
“不过大明文官可不差,暗杀皇帝如杀狗,你”
“枪杆子里出政权,朱棣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不是谁都有方孝孺坑族人的勇气,只要手里有军权,有火器,他们就蹦跶不起来。”
见她心中有数,安安也没有再说什么。
北京城内,朱棣站在城墙上,望着北方蒙古方向,眼中流露出一代雄主的野心,一旁的朱高炽等人老老实实的在一旁候着,不敢随意打扰这位的思绪。
“瞻基,你可知朕执意北迁的用意?”
听到这话,朱瞻基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回道:“孙儿明白,皇爷爷您是为了保边境安稳,同时限制藩王手中的兵权,避免他们起兵犯上。”
说着还看了眼一旁的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眼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感受着自家大侄子的视线,汉王朱高煦不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和那些藩王能一样吗?
他是老爷子的亲儿子,还肩负着‘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期望,不客气的讲,他就是老朱家未来的希望,大明日后的主宰,朱瞻基这个碍眼的侄子,果然是不讨喜,哼。
朱棣对于朱瞻基的回答,并没有说满意还是不满意,而是直接转身就走。
刚刚这几个人的眼神交锋他看在眼里,阎墙之祸绝不能在他们身上重演,靖难之役有一次就够了,不然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去见父皇母后与妙云?
乾清宫内,朱棣刚刚回宫,就听到了小太监的禀告。
“皇爷,太子妃娘娘带着小郡主求见,如今正在殿外等候,您可要召见?”
听到‘小郡主’几个字,朱棣愣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这是他们家下一代,是他大孙子朱瞻基的孩子,于是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