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下官不擅征战(1/4)
话说一半,戛然而止。
因为管邵宁的眼神非常不友好,甚至还有几分淡淡的寒意。
“李修撰,你可知陛下将老夫从南京调过来,所为何事?”
“陛下当然是看中管大人之才学……”
管邵宁抬手打断,说道:“是因为翰林院的风气太差了!”
“你们平时所作所为,老夫略有耳闻,不管以前是什么样,但是老夫来了,这个风气必须要改!”
李光春跪倒在地,鲜血混着汗水滴在青石地板上。
“管大人,陛下如今打压读书人,一味推崇那些奇技淫巧,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士子,心中实在憋屈啊!自周朝以来,儒家便是治世之学,那些匠人所为,不过是些不入流的技艺,如何能登大雅之堂?”
管邵宁闻言,失望地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的成见太深了,科学怎么了?科学能打退建奴,能发展民生之所需,为何不能奉行?你口口声声说儒家是治世之学,那我问你,大明内忧外患,山河飘摇之时,儒学在何处?”
李光春一愣,挣扎着辩解道:“可是,自古以来,儒家就是礼法,是国家的基石,陛下近来种种所为,岂不是礼崩乐坏!”
管邵宁轻笑道:“这就是你们的问题所在。你们只看到了儒学的功劳,却忽视了时代的变迁。李自成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儒学做了什么?大明几乎亡国的时候,全天下的读书人又起到了什么作用?你们可曾想过,如果寒窗苦读十余年,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山河飘摇而无能为力,那读书还有什么用?”
李光春一时语塞,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只得低下头来。
管邵宁见状,语气缓和了一些:“老夫也是科举出身,寒窗苦读十余年,其中的辛苦与不易,老夫比谁都清楚。可是,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而忽视了国家的兴衰与民众的疾苦,那么读书又有何意义?”
“学生,学生……受教了!”
李光春满心不甘,继续说道:“然宋之绳当殴打学生,目无尊卑,还请管大人明察!”
管邵宁端起青瓷茶盏,用碗盖轻轻撇去浮沫,袅袅茶烟里,抬眼看向满面血污的李光春:"你可知,宋之绳的调令今晨已发往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