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震的预防(4/5)
,确保自己的安全。”
小强对着手机镜头微微一笑,然后按下快门键,一张自拍照便出现在了屏幕上。照片中,小强站在房间中央,身后的景象一览无余。可以看到,小强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物品,衣服、书籍、杂物等等,杂乱无章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床铺没有整理,被子随意地堆在床上;书桌上也是一片狼藉,纸张、笔、电脑等物品随意摆放。
小强看着照片,无奈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我这房间东西也太多了吧,要是真的发生地震,我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躲。”他想象着地震来临时,房间里的东西会像雪崩一样倾泻而下,自己可能会被掩埋在这一堆杂物之中,根本无处可逃。
丁一:吴兵 你上次说“地震来了跑下楼就行”的豪言壮语还记得不?刚才楼里晃那两下,看你翻柜子找手电筒的样子,比地震预警倒计时还紧张吧?
吴兵:哎别说了!多亏上次社区讲座教的“黄金12秒”原则,我赶紧先钻到餐桌底下了。不过翻应急包时发现绷带都过期了,药箱也散架了……所有人 敲黑板!应急包真得定期检查,我刚列了个清单:压缩饼干(3年保质期)、1l装矿泉水(每人每天3瓶)、强光手电筒(带安全锤功能)、医用急救包(重点放止血带和碘伏),还有哨子和应急逃生绳!
张姐:吴兵 补充个重点!药箱里记得放应急联系卡,把家人电话、社区避难所地址、物业24小时热线都打印塑封好,上次我妈就靠这个在余震时联系上我。另外躲避点别选阳台和窗边,像咱们这种老小区,承重墙旁的“黄金三角区”最安全,比如衣柜旁、马桶间。
终于忍不住我开口写说了:说到躲避,我家专门在客厅贴了逃生路线图,用荧光笔标了楼梯口和消防通道,每周让孩子跟着演练一遍“伏地、遮挡、手抓牢”。对了,应急包里别忘了放备用手机和充电宝,调成震动模式,万一断网还能发短信求救。
丁一:学到了!我刚把家里的高柜和热水器都用抗震支架固定了,茶几角包了防撞条。建议大家像吴兵说的,每月花10分钟检查应急包:食品有没有受潮,电池有没有漏液,手电筒能不能3秒内摸到——别等地震来了摸黑找包,那才真抓瞎!
吴兵:总结到位!其实社区发的《家庭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