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下)(4/6)
为人处事方面又心怀坦荡,很快便和来自省教科所的张冬梅同学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原来,张冬梅的爱人是省内外知名的心理学专家。他们夫妻奋斗的故事,也感人至深。
张冬梅和爱人陈宏昌都是来自北京的知青,在晋阳省一个贫困县的山区村庄插队五年的期间,坚持白天干活流汗,晚上灯下补充精神食粮。
当恢复高考时,陈宏昌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获得了大学深造的资格。后来,他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晋阳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工作。
当时,因考试指标所限,张冬梅则留在了村里,继续努力自学。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后因工作需要也调入省教科所,做了研究员的工作。
这对夫妻在艰苦的环境下,一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地学习、进步。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何家杏。
何家杏觉得,张冬梅和陈宏昌这样的人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的出身背景都很好,但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尤其是年近40岁的张冬梅还能如此刻苦地学习,这种精神令何家杏深受触动。
何家杏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张冬梅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何家杏的同学周梅英,性格内向、害羞,不太善于与人交流,但这并不妨碍她与何家杏建立深厚的友谊。周梅英来自下面一所学校,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她的爱人却是一个剧团的编剧,而且最近他的一个剧目还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这样的背景让何家杏对周梅英充满了好奇。
由于两人都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尽管何家杏没有见过这位着名的编剧,但通过与周梅英的交谈,她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戏剧创作的知识。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何家杏来说无疑是一种启发,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如何构建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
此外,何家杏还从周梅英那里学到了一些关于剧本结构和节奏控制的技巧。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让她意识到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而这种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让何家杏坚定了自己继续坚持学习文学创作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