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为梦想启航的行程(3/6)
母亲玉秀,不要花钱培养女孩子上学。她们说:“闺女迟早是要嫁人的,供女孩子上学是白花钱,不值得。再说,你家本来就不富裕,就像那瘦弱的老黄牛,怎么能拉得动这沉重的犁头呢?”
在家杏自己的坚持下,她的父母也终于摒弃了不培养女孩子上学的陈旧观念,支持家杏进入了中学的大门,家杏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第一学期,其中考试,数学就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作文被初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他们年级讲评。因此,第一学年家杏就被评选为全校的“三好”学生,并且是“三好”学生中唯一的女生。先进事迹和照片在校园的宣传栏中展出,仿佛在向全校师生诉说着她的努力与才华。
家杏从小就争强好胜,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没想到人生的第一次考验即将到来。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磕磕绊绊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月亮在天空中明亮,花朵在枝头绽放,所有的美好都在人生拼搏的道路上。
青少年时期的那段经历,应该是给她增加了许多的“营养”,成为了努力的动力吧。在即将开启新的征程时,何杏觉得应该感恩过往的一切点点滴滴。
首先应该感恩那首小学三年级读过的一首小诗一一“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这首小诗教会她坚强,助其顽强成长。
其次,刻入心扉的那一幕是好像是动力,更是为她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一一
在熙熙攘攘、人流涌动的火车站的广场上,到处是穿着草绿色军装、胸前佩戴着不同类型的毛主席像章、头上戴着军帽,臂上是红底黄字的“红卫兵”袖章的学生队伍。
“红卫兵”是文革时期的新生事物,萌芽于清华附中。源于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的一句口号。
革命大串连也是“红卫兵”小将们的一大“壮举”,以中学生们为主的各种队伍,自行组织,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
何家杏刚刚找到自己学校的队伍,将背上的行李放下,排进队伍里。看到学校红卫兵头头,李晓的表哥要书才走到队伍前面,命令大家起立。家杏和同学们都兴奋不已,以为是准备进站上火车了。
要书才高高的个头,浓密的头发无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