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朱允熥的镰刀,以及诚实!(4/7)
独具匠心,创出了以地契折价换取股份的奇招。
通过乡绅将田地折价,银行放出银钱,乡绅再用这些银钱购入股票,而公司募集资金后又将银钱存回银行。
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手腕,环环相扣,巧妙至极。
最终,那些乡绅地主手中的田地,竟不知不觉落入了朝廷掌中。
田地,在这个时代,仍是价值不菲的命脉所在。
那些地主乡绅,家中多有广袤良田,足以支撑他们在这场资本盛宴中挥金如土。
试想,若股市初开之时,不曾暴涨,不曾抛出令人垂涎的赚钱希望,不曾编织出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暴富神话,又怎能诱使这些地主乡绅心甘情愿地将世代相传的田地拱手献上?
若靠强硬手段逼迫,怕是会激起天下动荡,民怨沸腾,得不偿失。
唯有让他们自愿献地,方为上策。
于是,朱允熥先以按田亩多寡分等收税的重压迫其就范,又以股市财富的耀眼光芒引其上钩。
双管齐下之下,那些乡绅地主哪还有招架之力?
他们争先恐后地将家中地契送至朝廷,换成了一张张象征财富的股票,满心以为抓住了通往富贵巅峰的钥匙。
而这一切,不过是朱允熥棋局中的一步妙着罢了。
为此,朱允熥以深谋远虑之心,贴心地为这些乡绅地主铺设了几条通往财富幻梦的路径。
首先,他在《大明日报》之外,又接连创办了《大明经济报》和《大明证券报》。
这两份新刊物如明灯般照亮市场迷雾,不仅为参与者指点股市风云变幻,更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灌输经济与金融的知识。
字里行间,既有对市场脉动的敏锐捕捉,也有对财富游戏规则的循循善诱,旨在让这些初涉资本之海的人们逐渐明白其中的门道。
即便这门道背后,藏着他更大的算计。
其次,为了让散布全国各地的地主乡绅都能投身这场财富盛宴,朱允熥独辟蹊径,开创了托管式购买与邮寄参与的巧妙方式。
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乡绅,只需将手中的田契折价,换成银行开具的特殊存款凭证。
这凭证看似寻常,却暗藏玄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