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春闱新潮涌,军改暗变生(4/6)
江之鲫,越来越多。
那些不够资格参加科举的人,还能尝试应聘朝廷编书的工作,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若此路不通,总能去参加京师大学的入学考试,为自己争取一个提升学识的机会。
倘若连这也不行,还有众多工厂,只要能识字,便能谋得一份待遇颇为不错的工作,足以维持生计。
换而言之,在如今的金陵城,不同文化水平的读书人,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进,可凭借科举高中,踏入朝堂,施展心中抱负。
退,亦能寻得一份工作,养活全家,衣食无忧。
总而言之,再无后顾之忧。
他们自然都趋之若鹜,趁此机会,都赶来金陵了。
金陵城在这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城古老的城墙依旧屹立不倒,只是如今仅进行日常维护,不再大兴土木予以新修,城门更是不分昼夜地敞开着。
毕竟,这座城市早已突破了往昔城墙所圈定的范围,向着四方延展了数十里之遥,规模较之前已然膨胀数倍。
城内与城外,宛如水乳交融,合为一体。
一幢幢崭新的新式建筑,以钢筋水泥为骨,拔地而起,气势非凡。
街道上,路灯整齐排列,在夜晚散发着柔和光芒。
公共马车往来穿梭,叮当作响。
远处,钟楼巍峨耸立,准时奏响悠扬钟声。
更有工厂里那高耸入云的烟囱,吞吐着云雾。
人流如织,昼夜不息,这般繁华盛景,让初临这座城市的读书人惊叹连连。
他们就如同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眼神中满是新奇与震撼,左顾右盼,怎么也看不够。
果然,人这一辈子,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千里路。
若非亲身来到金陵,又有谁能想象得到,世间竟存在如此繁华的人间胜境?
读书人向来热衷于对国家大事高谈阔论,总觉得能凭一支笔、一张嘴,指点江山,改变乾坤。
当下,新学与新政之争,已然成为朝野上下热议的焦点话题。
方孝孺自来到金陵之后,每次开坛讲学,慕名而来的听众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