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此人一死,赤霄天下大乱(7/9)
,打压一批,才能勉强保住相位。
盛昌元年(742),赤霄帝任李勇为左相,代替逝世的马忠。李勇的升迁非常夸张,一步三个台阶,“不历御史及中丞,便为大夫;不历两省给舍,便为宰相;不历刺史,便为节度使”。很明显,赤霄帝是有意提拔他来对抗苏佞臣。
太子宗政亨的羽翼也日渐丰厚:军方有陇右节度使王猛,财计之臣有太子妃兄周泽,左相李勇也向其靠拢。然而,太子一方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在壮大势力之时,引起了赤霄帝的警觉。盛昌五载(746),太子与周泽密会,周泽又与王猛密会,苏佞臣拉拢御史中丞吴铭进行弹劾,自己煽风点火称周泽勾结王猛,欲拥立太子为帝。
这般不留余地的做法,实在不符合苏佞臣“口蜜腹剑”的风格。苏佞臣几乎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赤霄帝的疑心病上,断绝了所有退路。
赤霄帝闻言大怒,将周泽、王猛贬官,并命宗政亨休弃太子妃周氏。苏佞臣也不敢穷追猛打,只能翦除太子的羽翼,这同样也是赤霄帝希望看到的。李勇很快请辞宰相之位,赤霄帝又任命了一位只知唯诺的陈庸。
短短几年,苏佞臣排挤陷害的大臣不计其数,有宰相,有节度使,有御史台的人,有六部尚书,几乎“怨仇满天下”。而他与未来的新君宗政亨,已经势同水火。可就在这局势最为紧张的时期,赤霄帝对苏佞臣的宠信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仿佛全然无视朝堂上涌动的暗流与众人的怨愤。
赤霄帝醉心于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痴迷于开拓疆土以彰显功绩,对朝政愈发倦怠。苏佞臣则贪恋权势,紧紧握住权柄不肯松手。两人就这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整个赤霄王朝拖向了未知的深渊。
在史书中,苏佞臣还有一项被后世诟病的罪责:重用蕃将。
后人认为,苏佞臣为了巩固自身权力,杜绝朝中武将通过军功晋升威胁自己地位的可能,便向赤霄帝进言:“文臣为将,往往畏惧战场上的刀枪箭矢,不如启用出身低微的胡人。”于是,赤霄帝开始重用像罗霸天这样的蕃将。
但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解。赤霄王朝启用蕃将的传统由来已久。在赤霄帝统治时期,边境战事频繁,确实急需熟悉当地环境、作战勇猛的将领长期镇守边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