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秦可卿的身世——是公主还是替身?(5/6)
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里的‘未嫁’可不是说秦钟哦,秦钟可是个大男人呢。所以呀,这批语肯定是在暗示秦可卿啦!因此,‘情种’这俩字就是说秦可卿是个多情的人,从谐音的角度看,‘情种’又能理解成‘清种’,那不就是大清的后代嘛!同样,‘未嫁先名玉’是说秦氏还没出嫁的时候就是皇家人啦(玉在古代最早可是皇家专属哟)。那么,‘来时本姓秦’就是说秦氏本来就姓清(秦和清谐音嘛)!这么一琢磨,秦可卿是皇室后代就很明显啦。
但是秦可卿如果真是公主身份,她死之后的一切倒是能合理地解释,但是死之前为何愿意委身于贾珍却难以解释。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贾元春仅是一个贵妃,就能使架子未倒内囊尽失的贾府起死回生。若秦可卿真是公主,贾府只能将她供养起来,如何还敢让贾珍这种“族长”身份与她有爬灰丑闻?就算是贾府管不了公主秦可卿,贾珍自己也会对秦可卿敬而远之的。
所以秦可卿是太子之女,是公主之女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贾府里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表明秦可卿不是公主而是公主的替身。她的房间里的摆设,出殡时的浩大规模都是演出来的。因为她是替身,所以才有了公主般的容颜,有了皇家般的淫乱风流,才会委身于贾珍。
秦可卿会是谁的替身——是妙玉的替身。
妙玉是有许多替身。贾府盖好大观园,专门修了栊翠庵,请人进驻时,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汇报妙玉的情况: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妙玉的判词里有这样一句话:“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金玉质”?古代常用“金枝玉叶”来代指皇家公主,把金和玉连在一起,其实就是特指妙玉的公主身份。
从她使用的茶具看,她给贾母用的是成窑五彩小盖钟,众人用的清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薛宝钗用的是分瓜瓟斝,林黛玉用的是“杏犀盂”,贾宝玉用的是她平时所用的绿玉斗。这些能用的东西比秦可卿房间的里物品珍贵的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