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种地的叶赫部(1/3)
辽东大地,处处开始了秋收,先是小麦,然后是土豆和红薯被刨出来的,再是玉米,最后是高粱,因为土地够肥够多,虽然广种薄收,亩产量也不低。
早期的移民村,都分布在各条河流两边,最远的村子,离河流也不过十来里路。
沈阳城破后,海西女真诸部残余,得到大明天子的特赦,回到他们部族的旧地生活,因为他们曾经站在明朝一边,与明军一起抵抗过建州女真,后来战败,不得不臣服。
俘虏叶赫舒拉,因为表现积极,又会说汉语, 被海西女真各部推举为盟主,带领一帮老弱妇孺,回到部族旧地。
见汉人在松花江畔大肆跑马圈地,他也不敢吱声,这些地区,原是海西女真的活动区域,是他们打鱼狩猎的地方。
汉人的官员找到他,问他们愿不愿意,学汉人那样开荒种地?官府会送给他们农具、种子,还会派人教他们,修建汉人那样的房子,屋子里有火炕,冬天不会再挨冻受饿。
收获的粮食,除了他们自己吃,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取铁锅、盐巴、棉布等生活物资。
“跟汉人百姓一样,”那官员说,“女真人也是大明的子民,理当享受同样的待遇……”
汉人们那样的房子,吸引了海西诸部,各部族的长老们商量后,决定走出山林试一试,大不了再回到林子里。
但他们不愿意离山林太远,他们选择的地址,是宽阔的佛古伦河谷,原则河谷往上游走,就回到部族世代栖息的山林,往下游,就会去到官道,到达县城所在地的集市。
海西诸部沿着佛古伦河谷,建立了一串村子,按他们部族的名称,分别叫叶赫村、哈达村、挥发村、乌拉布村……在朝廷官员们的指导下,开始种起庄稼来。
今年河里没有发大水,庄稼丰收,叶赫村的族人,人人脸上笑开了花,商量着要拿出一些粮食,到集市上去换一些物品。
舒拉和苏鲁兄弟二人,正在往桦皮船上装粮食,他额娘苏完里追出来,再一次叮嘱道:“舒拉,记得给额娘买些针线回来,额娘的鱼骨针都坏掉了。”
叶赫舒拉跳上岸,拍拍额娘的肩膀:“知道了额娘,还要换棉布和棉花……”
苏完里乐呵呵地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