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战山越(2/4)
广。黄忠率领着一万名剽悍的骑兵,如同汹涌的洪流,一日时间,迅速抵达了张节宗部所在的县城。
这座县城与中原的县城相比,显得颇为简陋。城墙虽然是用麻石堆砌而成,但由于缺乏大型工具和足够的财力,围墙的高度仅有六米左右,宽度也不过两米。远远望去,围墙略显得有些单薄。
城内的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茅草搭建而成,显得十分破旧。只有府衙和宗部大户的府邸才是用砖石砌成的瓦房,在一片土黄色的建筑中显得格外突兀。
当黄忠率军赶到时,城内的多数人员早已像逃入了深山之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因为行动不便而滞留在城内。
这些人看似软弱,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相互搀扶着站到城头之上,准备与黄忠的军队展开生死搏斗。
这群人中,有一位年迈的老者尤其引人注目。尽管已老态龙钟,但他的箭术却是颇为精湛。在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他竟然能够与黄忠你来我往地对射好几箭,每一箭都精准无比,险些致命,让黄忠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终究还是年龄不饶人,在经过几轮激射后,这位老者因为体力不支,无法再拉动弓弦。
最终,黄忠以死伤十几人的代价,成功地攻下了这座城池。按照诸葛亮的指示,黄忠并没有屠城或者将城池付之一炬,而是下令将城内所有的米、盐、铁器、牲口、俘虏以及城内祖庙中的所有物件一并打包带走回豫章。
山越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其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因此,山越人所需的许多重要物资都依赖于与汉人进行交换来获取。
带走这些物资对于山越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这将使他们陷入生存困境。通过控制必要物资的供应,也是一种与山越人的谈判筹码。
至于带走祖庙中的所有物件,是因为诸葛亮听闻,山越人的信仰主要集中在各宗的先祖身上。他们对先祖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之情,这种信仰才使得形成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地方势力。因此,带走祖庙的东西,更能刺激山越人主动出战。
果不其然,黄忠率领军队返回的途中,突然听到后方传来一阵嘈杂的喊叫声。他回头望去,只见张节正率领着一群山越宗部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