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汾上设县(1/3)
等到太阳落山时,各家的秘密磋商终于有了结果。大家判断,蒙骜大约是有备而来,为了五百顷地与秦军对抗并不明智;而且在五百顷土地的分割上也有讲究,将那些劣质的田地分出去交差,各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所以各家很快达成一致,立即向蒙骜屈服。第二天,各家派出代表,进城面见蒙骜,表示自己愿意出让土地。蒙骜劝戒各家,要遵从秦法,否则必不宽恕。
蒙骜在首城的强硬作法,震慑了其他各城的大户。不等蒙骜去,各大户就主动交出了五百顷土地,用于安置受爵的士卒。一路行过去,蒙骜几乎没有再受到强硬的抵抗,就顺利地完成了授田的工作。正好能赶上春耕。
经过二个多月在汾上来回巡视,蒙骜对汾上的形势比较了解了。他向咸阳发出一份报告,请求将汾上各城设县,同时请廷尉府向河东派出十名廷尉,以期在汾上推行秦法。
一个月后,咸阳发下文书,同意在汾上设立汾、襄陵、平阳三县,各县县令由河东郡从有功人员的挑选,报相府批准。
这三个县中,汾城早已控制在秦军手中,只是影响力还未及于周围的乡邑;襄陵在秦军的影响范围内,但并未实际占领;而平阳则是韩国的大本营,秦人的势力从未达到。
汾城比较简单,只在原有的位置派驻县令即可。襄陵和平阳相对复杂,特别是平阳,情况尤为严峻,蒙骜几乎不可能往那里派驻官员。
古代汾水水量丰沛,河流从山上奔流而下,会在山下冲刷出一片沼泽湿地。所以今天临汾市区所在的区域,在当时是不适宜居住的:春夏的洪水几乎将这里淹成一片泽国,不仅无法耕种,甚至行走都有困难。直到冬天两岸才渐渐干涸。那时,人们都居住在汾水两侧的高地上。汾水西侧姑射山下有一道泉眼,水流极大,形成若干条小河,呈扇状注入汾水。这些小河统称平水。平水以南是襄陵,平水以北是平阳。
襄陵得名于晋襄公的陵墓所在。从襄陵到平阳短短十里,是汾上诸城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而这些人口多数集中在汾水以西。
蒙骜在接到咸阳的指示后,任命了三县的令、尉、丞,并上报相府批准。在等待批准文书的时间里,汾县的令、尉、丞直接上任了;而其他二县的官员则要在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