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韩王(2/3)
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将车乘上的物资装上船。水路走起来比较轻松,装载量也大,将主要的物资装船水运,陆运的车乘减轻了压力,可以轻装前进,加快行军速度,减少车乘的磨损和牲口的体力消耗。近一千乘车,贡献给秦王的三百乘全部上船,剩下的除留下韩王的日用所需,其他的也一并装船,大约装了一百艘船。第二天,韩王启程后,这一百艘船就由纤夫在对岸牵引,伴随着大队而行。
从洛阳沿洛水上行,下一个城池就是宜阳。宜阳是韩国的故都,宜阳境内算是韩地,但已经名存实亡,秦人可以随意通过,只需要打个招呼。洛阳王城与宜阳韩城之间相距百余里,以韩王的速度,一两天是到不了的。因此第一天,先走到洛、宜交界处,那里有一处秦国的驿站。
秦为了吸引商人往来,在洛阳周围依托密集的乡邑,修了许多驿和亭,不仅可以供大队商旅留驻,甚至可以部分供应军队所需。前队在秦军的引导下,留驻在驿中,为韩王准备好房舍和食物,次日继续前进。韩王到达时,直接就住进了为他准备的一处院落。这里的物资供应十分充足,近侍们忙前忙后,很快就把晚餐准备好了。
韩王让请秦使和魏太子前来共食,得到的回答是,魏太子在后队,秦使已经领了自己的分例,自己去吃了。而且秦使要安排明天的行程,无暇拜访;韩王但有所命,可令信使下达。韩王颇感失落,只得自己一个人吃了晚餐,怏怏地去睡觉。他感觉秦王似乎对自己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重视,心里增添了一层阴影。
韩王对谁都不信任,包括自己的大臣,重大的计划一般不与大臣们商量,只由自己思考决定。在为出使秦国挑选的大臣中,一般都是执行力强大的大臣,决策能力和思维能力强的,都被他留在郑国,辅佐太子。现在他就卧在席褥上,两眼往天,陷入沉思中。
他是在华阳之战后即位的,而韩国的惨败却是从他当太子时就开始了。韩釐王三年,他刚刚成为太子,韩魏与秦之间就在伊阙暴发了一场大战。当时,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与秦军十来万对峙,联军的主将是才华出众的魏将军公孙喜。就在联军诸将还在商量应该如何攻破秦军防御,直捣函谷时,秦军意外地主动发起进攻,一战全歼联军二十四万,主将公孙喜阵亡!韩国受限于国土狭小,只能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