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重视教育(3/3)
,在面试时高谈阔论,却尽是些不切实际的空洞之词。谢轩皱着眉头问道:“若你为教师,如何让学生理解经史中的治国之道?”
那文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谢轩严肃地说道:“教育乃务实之事,非空谈所能成就。像你这般,虽有学识,却无教学之法,实难担当教师之责。”
经过层层筛选,谢轩和魏明选拔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与此同时,学校的选址与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长安的一处开阔之地,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魏明时常来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进度。他对工头说道:“这学校乃培养大唐未来栋梁之所,质量一定要保证,切不可偷工减料。”
工头连忙应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用心,不敢有丝毫马虎。”
数月之后,一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学校拔地而起。校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教室宽敞明亮,藏书阁内摆满了各类书籍。
学校建成后,迎来了第一批学子。开学典礼上,谢轩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满怀期望地说道:“诸位学子,今日你们踏入这学堂,便是踏上了求知之路。望你们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之栋梁,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学子们齐声应道:“谨遵教诲!”
在谢轩和魏明的努力下,大唐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各地兴办起来,学子们在这里勤奋学习,汲取知识的养分。大唐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国家的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
看到教育事业取得如此成果,李隆基龙颜大悦。他在宫中召见谢轩和魏明,欣慰地说道:“二位爱卿,此次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你们功不可没。如今大唐教育初兴,望你们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学子受益,为我大唐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谢轩和魏明跪地谢恩:“陛下赞誉,臣等惶恐。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期望,为大唐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从此,大唐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为这个辉煌的帝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使大唐的盛世之景更加绚烂夺目,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