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变化(2/3)
设备前往其他根据地,组建新的工厂和工业区。
而专业的研发人员,则是需要培养半年以后才行,而且大部分都会留在工业区这边,充实我们的研发团队。
按照孔昊的设想,在其他的根据地,只是开设一些基础的轻工业,简单地生产一些基础的军用物资,比如开设一些机械加工厂,生产各种零部件。
就算被小鬼子的情报人员发现,派出大部队过来围剿,我们的选择也会灵活很多,能及时转移的就转移走,实在转移不走的就算全部损失也没啥大不了的,只要我们有两大生产基地在,要不了几天就能补充完整。
其实现在华夏的工业实力每天都在进步,只不过除了我们自己以外,外人根本就无法察觉,甚至可以说连我们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反倒是根据地的老百姓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很大的变化。
就比如老百姓最常用的农具锄头,假如以前花一块钱买一把,现在却能买两把,而且质量也比之前锋利了很多,也轻巧了很多,干起活来那是又快又好,主要是以前用生铁,现在用的是钢材。
还有一种叫作洋锹的工具,听说是从国外进口的,用的都是好钢,同时价格也是极其昂贵,哪怕是它非常适合翻地或者是铲土,可是普通老百姓看都不敢去看一眼。
只不过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跟锄头差不多,大部分农村家庭都可以买一个用来提高干农活的效率。
其实这也主要归功于孔昊从国外运回来的大量优质铁矿,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生产钢材的难度,在工业区以及各地的正规钢铁厂负责炼出适合武器生产的高品质钢材,同时还把大量优质铁矿提供给民间,用小根据地的小作坊炼出那种质量一般般的钢材用来生产各种民用产品,这也是市面上的农具变成白菜价的原因。
当然,还有那些犁和耙,也都换成了好钢,价格还便宜,这也导致干活效率的提升,就能多开垦更多的农田,整体的粮食产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就是市面上的棉布也便宜了很多,老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可以给家人买几身衣服,不至于一件衣服全家人轮流穿,这就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
当然,还远远不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