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二)(2/6)
体是哪些穴位啊?”
岐伯笑了笑:“行啊,那我就给你说道说道。”
岐伯清了清嗓子:“先说那阴股之络的少阴穴吧,在现代啊,它大概对应的就是复溜穴。这复溜穴啊,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它可是肾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专门治疗水肿、腹胀、盗汗这些个毛病。你想啊,骨寒热的人不是汗流不止嘛,扎了这个穴位啊,就能把汗给收住了,免得他们像个水龙头似的,整天哗哗地流。”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这穴位还有这功能啊?那以后谁再得骨寒热,我就让他们扎这个,省得整天跟洗澡似的。”
岐伯笑着摇摇头:“黄帝啊,你这想法虽然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啊。针灸这事儿啊,得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可不能乱来。”
黄帝点点头:“嗯嗯,我懂了,那你接着说说那骨痹的三阴之经穴位吧。”
岐伯摸了摸下巴:“这骨痹啊,得从肾、脾、肝三经入手。肾经上的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它可是肾经的原穴,专门补肾的。你想啊,肾主骨嘛,骨痹的人骨头肯定有问题,补补肾肯定没错。”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嗯嗯,有道理,那脾经和肝经的穴位呢?”
岐伯接着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它可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能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骨痹的人不是心里烦嘛,扎了这个穴位啊,就能让他们心静下来,不那么烦躁了。”
黄帝瞪大眼睛:“哇塞,这穴位这么神奇啊?那以后谁再心烦意乱,我就让他们扎这个。”
岐伯又笑了:“黄帝啊,你这又错了。针灸可不是万能的。”
黄帝挠挠头:“嘿嘿,我这不是开个玩笑嘛。那肝经的穴位呢?”
岐伯说:“肝经上的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它可是脾经上的合穴,能健脾利湿、通利关节。骨痹的人不是关节疼吗?扎了这个穴位啊,就能让他们关节活动自如,不那么疼了。”
黄帝一听,高兴得直拍手:“哈哈,这下我懂了,原来针灸这么神奇啊!以后谁再得骨寒热或者骨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