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二)(1/6)
话说有那么一天,黄帝坐在龙椅上,左瞅瞅,右看看,觉得宫里的事儿都处理得妥妥当当了,心里头就开始琢磨起那些个医学难题来。他一拍大腿,对着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我这心里头啊,就跟揣了个猫爪子似的,痒痒得不行。你说说,那骨寒热到底是个啥神秘玩意儿?我一听到这名字,就觉得里头学问大得很,跟听天书似的。”
岐伯一听,眼睛一亮,心想:嘿,这黄帝今儿个是动了真格的啊!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老中医的派头,慢悠悠地开了腔:“哎呀,黄帝陛下啊,您这问题,问得那叫一个深刻!骨寒热啊,那可不是一般的感冒咳嗽,小打小闹。这病啊,一旦缠上谁,那人可就惨了,整天跟坐在火盆上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浑身上下那个热啊,汗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哗直流,跟开了闸的黄河水有一拼。”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心里头那个好奇劲儿更浓了:“那,那这可咋治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吧?”
岐伯捋了捋胡子,一脸高深莫测地说:“治嘛,自然是有法子的。不过啊,这得看病情轻重。您瞧,得了骨寒热的人,您得仔细观察他们的牙齿。要是牙齿还亮晶晶的,跟刚洗过似的,那说明病还没入骨髓,还有的救。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动手,给他扎扎阴股之络的少阴穴,那穴位啊,就跟水龙头的开关似的,一扎,热毒就往外冒,病也就慢慢好了。”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又追问:“那要是牙齿都枯槁了呢?”
岐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要是牙齿都枯槁了,那就不好办了。这说明病已经深入骨髓,跟树根扎进土里似的,拔都拔不出来了。这时候啊,就是神仙下凡,也难治了。所以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预防为主,平时得多注意身体,别等到病入膏肓了才后悔莫及。”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哎呀妈呀,这么严重?那要是骨痹呢?我听说那病也挺吓人的。”
岐伯点点头:“骨痹啊,那更别提了,得了这病的人啊,浑身上下的关节都动弹不得,疼得死去活来的,汗也是哗哗地流,心里还烦得要命。这时候啊,你就得给他补补三阴之经的穴位了。”
黄帝挠挠头:“三阴之经?这听着挺玄乎的,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