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一)(1/6)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医学问题来。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这皮寒热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咱得找岐伯问问。”于是,黄帝便召来了岐伯,准备开启一场医学界的“十万个为什么”。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疙瘩,就是想不通皮寒热这病是咋回事儿。你能给我说道说道吗?”岐伯一听,嘿,这黄帝今天兴趣挺浓啊,便笑眯眯地回答:“皇上您问对人啦!皮寒热啊,说白了就是皮肤那块儿感觉又冷又热,跟天气预报乱报似的。得了这病的人啊,别说躺席子上了,就算是坐个凉板凳都得烫得跳起来。毛发呢,就跟被火烤过一样,焦黄焦黄的;鼻子呢,干得像秋天的腊肠,一点水分都没有。最惨的是,想出个汗都难,就跟沙漠里找水一样费劲。”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岐伯你这比喻真逗!那咱得怎么治这病呢?”岐伯故作神秘地说:“皇上别急,咱有妙招!咱得取三阳之络,再补补手太阴。这三阳之络啊,就像是三条高速公路,把阳气输送到全身。手太阴呢,就像是肺部的守护神,润肺补气。两相配合,病自然就好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方法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啊!那你给我讲讲这些穴位都在哪儿,有啥作用呗?”岐伯一看黄帝来了兴趣,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先说三阳之络吧,这个啊,其实在现代针灸学里,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比如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它就在咱们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这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万能钥匙’,啥头疼脑热、牙疼脸肿的,按按它都能缓解。它不仅能疏风解表,还能通络镇痛,对皮寒热这种皮肤感觉异常的病,效果杠杠的。”
黄帝一听,来了精神:“哟,这合谷穴这么牛啊!那足阳明胃经上呢?”岐伯笑了笑:“足阳明胃经上啊,有个足三里穴,在咱们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营养库’,啥气虚血虚、脾胃虚弱的,灸灸它都能补上。它不仅能益气养血,还能调理脾胃,增强体质。对于皮寒热这种因为体质虚弱、气血不畅引起的病,也是一把好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