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气篇第十九(二)(4/6)
能帮你储存气血,还能治疗各种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
黄帝:“哦,地仓穴,挺有意思的。那继续。”
岐伯:“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颊车就像胃经的运输车,能帮你运送气血,还能治疗各种牙痛、口眼歪斜等症状。”
黄帝:“不错不错,颊车穴,记住了。那再后面呢?”
岐伯:“然后是下关,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下关就像胃经的关卡,能帮你疏通经络,还能治疗各种牙痛、耳鸣等症状。”
黄帝:“哦,下关穴,挺重要的嘛。那继续。”
岐伯:“头维,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头维就像胃经的帽子,能帮你保护头部,还能治疗各种头痛、眩晕等症状。”
黄帝:“哈哈,头维穴,我知道了。那下一个呢?”
岐伯:“梁门,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梁门就像胃经的桥梁,能帮你连接气血,还能治疗各种胃痛、呕吐等症状。”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着岐伯说:“嘿,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事儿过不去,就是那个飧泄啊,咱们中医有啥高招没?你给我讲讲这刺法呗。”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心想这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啥都想学。于是,他就慢悠悠地说:“得嘞,黄帝大人,我这就给您说道说道。这飧泄啊,说白了就是拉肚子,不过呢,在咱们中医眼里,那可不是简单的拉肚子,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黄帝一听,眼睛瞬间亮得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急不可耐地催促道:“哎呀,岐伯,您就别藏着掖着了,快给朕细细道来!”岐伯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这飧泄之症啊,若是初犯或是症状较轻,咱们中医有妙招,那就是采用温补之法。补哪儿呢?关键就在这三阴交穴位上,它可是咱们身体上的‘止泻小能手’。但咱们不能止步于此,还得再接再厉,往上追溯,直达阴陵泉这个穴位,它就像是拉肚子防线上的‘超级卫士二号’。这两个穴位联手,简直就是腹泻的克星,把它们补得壮壮的,拉肚子自然就吓得落荒而逃啦!所以说啊,中医之道,博大精深,有时候,治病就这么简单又神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