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8/12)
基调就定了下来,就像是一部剧的第一集,拉开了序幕。接着,“日行再周”,也就是第二天,这天气的小变化又累积了一些,到了二十六刻(咱们姑且理解为又过去了一半多点的时间),又有了新的感觉,就像是剧情推进到了小高潮。
到了“日行三周”,五十一刻,哎呀,这天气已经变得跟前两天大不一样了,就像剧里的角色们开始经历各种波折,剧情越来越扣人心弦。再往后,“日行四周”,七十六刻,差不多快一天半了,这天气的变化简直是高潮迭起,就像剧情里的反转再反转,让人目不暇接。
最后,“日行五周”,也就是差不多五天的时间,天气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一刻,好像剧情又回到了,但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一个新的故事即将开始。这,就是咱们说的“一纪”,自然界的一个小周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说到这年份和天气的关系,那就更有趣了。黄帝您知道吗?每十二年,咱们的十二生肖就会轮回一次,而这其中还藏着天气的秘密呢!比如“寅午戌岁气会同”,就是说在虎年、马年、狗年这三年里,大自然的脾气有点相似,就像是三部不同风格的剧,但总有那么点共通的主题。同理,“卯未亥”、“辰申子”、“巳酉丑”,每三年一组,都是天气变化的“小分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节奏,却又在更大的循环中相互呼应,和谐共生。
黄帝一见岐伯老师,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岐老师啊,我一直对你说的那个‘天人合一’的理论特别感兴趣,但具体怎么用在实际看病上,我还是有点迷糊。您给咱详细说说?”
岐伯老师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照亮整个大殿:“黄帝,您问得好。咱们说的‘言天者求之本’,就像是观察天气变化,得从它的根源去找原因;‘言地者求之位’,就是研究地理环境,得找准它的位置特点;至于‘言人者求之气交’,那就是说,要了解人的健康状态,就得看天地之气在人体内的交汇情况。”
“气交?这听起来好高大上啊!”黄帝一脸好奇。
岐伯解释道:“气交嘛,简单来说,就是天地之气在人体内的交汇处。想象一下,咱们头顶蓝天,脚踏大地,人体就像是这天地之间的一个精致小宇宙。天上有阳气,地下有阴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