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7/12)
“丁卯年的第三口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夏天正式拉开序幕,热浪滚滚,人体的阳气也达到了顶峰。这时候,咱们得学会“避暑降温”,别光顾着吹空调吃冰棍,别忘了“足三里穴”(小腿外侧,膝盖骨下三寸处)这个宝藏穴位,常按能健脾和胃,增强免疫力,让你在炎炎夏日也能元气满满。
“丁卯年的第四口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秋风起,暑气渐消,天地间的气息开始收敛。这时,咱们的身体也需要调整节奏,准备迎接秋天的收获。饮食上可以多吃点润肺生津的食物,比如雪梨、银耳,还可以试试“秋梨膏”,自制也很简单,就是把梨子煮熟去渣,加入蜂蜜和冰糖慢慢熬成膏状,每天一勺,润喉又养颜。至于穴位,别忘了“迎香穴”(鼻翼两侧),多揉揉能预防感冒,让呼吸更顺畅。
“丁卯年的第五口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深秋至,寒意浓,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潜藏。咱们得注意保暖,别让“寒邪”有机可乘。晚上泡泡脚,水里加点艾叶,驱寒又暖身。再配合按摩“涌泉穴”(脚底心前三分之一处),能温补肾阳,让你脚底生暖,全身都不怕冷。
“丁卯年的第六口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终于到了冬日的尾声,一年即将画上句号。这时,天地间一片寂静,万物蓄势待发,等待下一个轮回的开始。咱们也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为来年做好准备。睡前可以揉揉“神门穴”(手腕横纹尺侧端),安神助眠,让好梦伴你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冬夜。
如此这般,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咱们的身体在自然的怀抱中,学会了顺应与调节,享受着与天地同频共振的和谐之美。
黄帝大人问:“这一年的天气变化有啥规律不?”岐伯道:嘿,您算是问对人了!听我慢慢给您揭秘。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对吧?但咱们这说的“天气始于一刻”,可不是真的说时间从某一刻开始算起,而是说太阳每转完四分之一圈(差不多就是六个小时),大自然的气场就开始有了新的小变化。这就像咱们追剧,每集开头总有点新花样,让人欲罢不能。
“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说的是太阳走完一天的路程,大自然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