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10/12)
’,其实是古人用来区分天地运行规律的。简单说,就是天地的初级和中级状态,或者说是它们各自的‘小名’。”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来来来,快给朕细细道来,朕今儿个就充当学生,洗耳恭听。”
岐伯捋了捋胡子,缓缓说道:“这‘初’啊,就像是大地的呼吸,是地气在缓缓上升,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生命的活力。而‘中’呢,则是天空的馈赠,天气下沉,带来雨露甘霖,滋养万物。这两者,一升一降,就像是自然界的一对默契搭档,缺一不可。”
黄帝陛下听得入迷,连忙追问:“那它们这升降的舞蹈,是怎么跳起来的?有啥讲究没?”
岐伯笑着打了个比方:“陛下您看,这就像是一场天空与大地的华尔兹。天气下降时,就像是优雅的舞者轻轻俯身,将清新的空气和雨露洒向大地;而地气上升,就像是大地母亲温柔地托起双手,将温暖和生机送向云端。这一升一降,相互呼应,相互依存,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哦——原来如此!”黄帝恍然大悟,“那这种升降的学问,在咱们人体里也有体现吗?”
岐伯点点头,说:“那是自然。在中医里,人体也被视为一个小天地,气血的升降出入,就如同天地的气运流转。比如,咱们身体上的穴位,就像是这些小天地里的交通枢纽,有的穴位能促进气血上升,比如‘百会穴’,它位于头顶正中,就像是天空之门,能提升阳气;而有的穴位则引导气血下行,比如‘涌泉穴’,在足底心,如同大地之泉,能引火归元,滋养全身。”
黄帝一听,眼睛亮了:“嘿,这穴位还真有意思!那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是不是就像交通堵塞了?”
岐伯笑道:“正是如此。所以中医讲究调理气血,就像疏通城市的交通一样。有时候,我们会用到一些方剂,比如‘补中益气汤’,它就像是一支专业的交警队伍,能够帮助气血顺畅地升降,让身体的小天地恢复和谐。”
“那这方子怎么做的?”黄帝好奇地问。
岐伯解释道:“这方子啊,主要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等药材组成,每种药材都是精挑细选,比例也讲究得很。黄芪补气升阳,党参健脾益气,白术燥湿利水,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