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布置防御(4/5)
考虑水面作战和岸基滩头作战。
水面作战涉及船只建造,这个要年后才实行,到时自己画几艘大运输船,过了年之后交张横建造,等到摩尼教作乱时,再迅速改装成战船,游弋在江面,阻止船只靠近江心岛,那就可阻挡了大部分的进犯之徒。岸基滩头作战的工事赵朗也很快设计好了。他根据宋代的《武经总要》与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在码头周边设计了高台、战壕、阻挡斜坡等等。画好这些图纸,想了一下,干脆把戚继光的《鸳鸯阵法》也写了出来。
这鸳鸯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为“变鸳鸯”。
若把这阵法传给许贯忠这个武状元、团练使,就可以提高他的练兵能力,再加上周侗的枪棒传授,相信这许贯忠的500乡勇也会有一战之力。上次看他们训练,可真是不忍直视呀。
本来还想顺手把戚继光的车营阵也写出来,但一想,现阶段也用不上,这车营阵主要是克制骑兵之用,那方腊也没啥骑兵,车营阵用不上,不用这么快写出来,待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