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水底飞机的来历(3/6)
粒装,都还未开封。
放下药瓶,拿起了那支短枪,这东西可是比他所在那个年代先进了72年的家伙,得好好研究。这是一支约60厘米的枪型物件,没有长长的枪管,枪托厚实、沉重,枪嘴呈圆锥形,枪身附有瞄准器。面对着这支枪,赵朗有一点熟悉的感觉,这枪与他在麻省理工实验室做研究时接触过的激光枪有点相似,但又大有不同。首先是这枪小很多,约莫只有他当时接触的那些激光枪的五分之一,枪托也没有激光发生器,就是那枪嘴与整枪结构与当时的相似。赵朗在枪托下腹一按,“嗒”的一下,弹出了一块长形的暗蓝色东西,赵朗顿时明白,这可能就是激光枪的电池,这种电池的表面是一种晶体,电池有巴掌大,很是厚重。电池一端有接口,连接枪托的电源线,不知在水下浸这么久会不会损坏。
又拿起那长形盒子,上面有一行字“yz元素晶体”。这是什么东东?yz元素?没听过呀,作为一个学霸,元素周期表那112位元素可真是倒背如流,没见过有yz元素。算了,弄不明白就暂且放下。
赵朗走出房间,先把短枪擦干,再把资料、短枪、电池和盒子放在石凳上,摊了开来,让阳光直晒。张顺的家人偶尔看到,虽然感到奇怪,却也没有过来围观,想必是得到了张顺的嘱咐。
转眼到了下午,太阳西斜,赵朗估计东西已经晒干,走过去一看,不由得“咦”了一声,只见那电池表面的晶体颜色变得更深了,暗蓝变成了蓝黑色。赵朗心中暗喜,这种电池表面的晶体有可能通过阳光进行补充能量,于是决定找个地方试验一下。
赵朗走出张家,向江边走去。
来到江边,赵朗找了个无人之处,四下观察,确认没有人,就作了一个标准的持枪姿势,他这探险家的称号可不是吹的,射击也是其中的一个必修项目。他瞄准一百米外的一块大石头,打开保险,扣动扳机。“嗤”的一声,就像打开汽水罐的轻响。
赵良走过去一看,只见那两米多长,一米多厚的大石头中间被一个食指大小的小孔穿透而过,孔口还余下高温灼烧的焦黑。再次举枪,把瞄准器调到最大的5档,顿时1500米外江边的一棵大树映入眼中。瞄准、开枪,又是“嗤”的一声轻响。赵朗跑了过去,一看,不禁咂舌。只见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