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文化建设(3/4)
一股暖流,流淌在阿强的心田。
阿强接过绘画工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锦儿姐,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从此,阿强每天刻苦练习绘画,无论是田间的风景,还是村民们的劳作场景,都成为了他笔下的素材。渐渐地,他的画作在村里有了名气,村民们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
还有一位名叫小芳的姑娘,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如同黄莺出谷般动听。林锦儿为她购置了一把精美的二胡,鼓励她在农闲时为大家演奏。
每当夜幕降临,小芳悠扬的二胡声便会在村庄的上空回荡。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天的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消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村中的墙壁上开始出现了一幅幅精美的壁画,有描绘田园风光的,有展现村民们辛勤劳作的,还有讲述村庄历史故事的。这些壁画不仅为村庄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让过往的行人感受到了村庄独特的文化魅力。
每逢节日,村庄里都会举办一场热闹非凡的文艺表演。孩子们朗诵诗歌,年轻人唱歌跳舞,老人们则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和祥和的氛围中,文化的纽带将每一个村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林锦儿还决定在村里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书籍,有的是从城里的书店购买的,有的是从其他村庄借来的,还有的是村民们自愿捐赠的。
图书馆虽然不大,但里面的书籍种类繁多,有农业知识的科普读物,有经典的文学名着,有实用的生活百科,还有孩子们喜爱的童话故事。
“大家有空多来看看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林锦儿微笑着对村民们说道。
一开始,来图书馆看书的人并不多。村民们大多习惯了田间劳作,对于读书这种相对安静的活动还不太适应。但林锦儿并没有气馁,她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吸引大家。
她组织了读书分享会,邀请村民们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和心得体会。还举办了知识竞赛,对表现优秀的村民给予奖励。慢慢地,图书馆变得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走进了这个知识的殿堂。
在文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