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剧变(4/6)
有一些并不绝对无辜之人,他们手中握有大权,又不觉得自己在新君继位后要老老实实放权,最终可以说是死于政治斗争。】
【但是,对李斯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纵使有不少是因为掌握大权对新君构成威胁又不愿意放权才最终落个凄惨下场,但不论如何,他们都确实是走到了悲剧结尾不是吗?】
【秦国国君们确实足够有手段和眼光,几代以来堪称是代代明君,但是他们也足够狠辣,这对于李斯而言相当重要。】
【而且,李斯本人现在也确实处在相同的位置之上——他是左丞相,他备受皇帝信任,他手握大权,他与更有可能即位的公子政治理念并不相和……】
【左看右看,这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其他出路啊!】
【况且,他也并不真的愿意就此放权远离朝堂,不论是权力的美妙滋味,还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建设一个帝国的感觉,都让李斯欲罢不能。】
【——李斯相信皇帝,但是他不能信任继位之君。】
【即使皇帝已经尽可能给他安排后路,即使理论上的继位之君看起来并不那么心狠手辣,但是李斯依旧不敢相信。】
【于是,他选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来走出一条路来。】
【而恰好,队伍中就有一个在朝堂上没有什么势力、也没有经过储君教育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年幼皇子。】
【也恰好,同样知晓皇帝驾崩消息的赵高,也打着相同的主意。】
“秦朝的这个‘传统’真的造成了很多不太好的影响。”杨坚有些感慨,“虽然李斯这个人选择背叛皇帝,绝不只是这个原因。”
但是,这些过往案例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可不好说。
杨坚作为一个既当过大臣,又当过、在当皇帝的人,对于大臣的逻辑和皇帝的逻辑都有几分心得。
皇帝嘛,哪怕是原本的王,都天然觉得自己既然登基,权力就理当由自己全部掌握,那些掌握大权还倚老卖老、与自己政见不合、为旧势力划拉利益的先代重臣,不清理了还等什么?!等着自己彻底变成一个傀儡吗?
大臣嘛,尽管大家都明白君主为什么要清理先代重臣,特别是有些重臣完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