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徭役征发(3/6)
的朝代为了鼓励山泽的开采,税收定得非常之低,但有些朝代却在这方面往死了坑害百姓。
譬如大明在某些时候的矿税。
-
朝中对于这么一番秦朝税赋的介绍也有些烦躁。
讲这么多干什么?如果一定要讲什么农民起义,那直接说暴秦不仁不就完事儿了,何必这么一一介绍!
这些东西被底下的那些愚民们听去了,他们听过就忘也罢,万一有人还真的记下来,然后和本朝的税赋对比怎么办?
虽然通常而言国朝的税赋不至于高过秦朝,但是那不是有特殊时期嘛,到时候朝廷是为了天下大计,不得不暂时苦一苦百姓;可那些百姓不懂得天下艰难,只一味顾及小家,说什么国朝税赋比让人造反的秦朝还要重可怎么好?
陛下的不易,大人们的苦心,可就无人能够理解了!
【这里有一点与后世王朝不同,当然与汉朝还是基本一致的一点:秦朝时期的税、赋完全不同。其中,田租属于租税,而赋在当时则专供军事开支,如户赋就是如此。】
【因而,史料上所载的“泰半之赋”指的是赋,而非田租或其他税收。】
【那么,秦朝的税赋压力重吗?是很重的。】
【这个“重”,并非是与后来的其他王朝纵向对比,也并非是与春秋战国乃至三代时期对比,而单纯只是讨论秦朝百姓当时的境况。】
【从出土的秦简来看,秦朝百姓有不少的欠债记录——这个债,大多是无力缴纳赋税的债。】
【当然,秦朝对于这种情况也早已经制定好了对策。】
百姓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彻底勾了起来。
虽然手中有农活等各种活计,但是多年以来日复一日的劳作,早已让他们能够分出一部分心神在其他地方,并不耽误干活。
“完了,欠了官府钱,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他们虽然并非秦人,也不知晓秦朝究竟有什么对策,但是凭借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推断,这个结论很容易就能够得出。
——甭管他是哪个朝廷,谁见过欠了朝廷钱之后还能好好的情况?!
朝廷可不是什么开善堂的,不多要你的就算了,还能少要?
收缴赋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