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学长董宝军与王奇帆的交往(2/4)
就像很多年轻的朋友,甚至是中年朋友,并不知道,那个时代的副职,跟现在的副职掌控的权力和影响力,跟今天你所知道的是不一样的。
那个时代的干部也有私心,也有杂念,人之常情,无法避免。但是他们要脸,要面子,尤其是领导干部,就是心中再有贪欲在诱惑,他们也要顾及自己的名声。
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经历了十年动乱,国家百废待兴,人才断层。
各级党委,各级领导,都在为党和国家大力发现和选拔人才,充实到国家需要的岗位上。很多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被组织破格任用,并快速的成长为一个地方,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重要领导,包括高庆林、吕正涛、贺卫国、陆明……
他孙国华何尝不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他不单是需要得力的干将,他也有责任有义务为党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
否则,他也不会为他们“跑官”。因为他是一个有原则有信仰的人。
“国华,王奇帆昨晚找我谈话了,想让我来京给他做秘书长,你看怎么样?”董宝军说完淡定地看着孙国华。
“京城市政府秘书长!我觉得行,你可得认真考虑一下。”孙国华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王奇帆省长从北江省调到京城担任市长,这是上级领导对他的器重,因为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王奇帆深受领导的重视,他的一些观点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得高度认可与关注。
但是,天子脚下,人际关系特别复杂,作为新晋赴京干部,很多工作需要一个没有太多背景的得力助手来完成。
开始时他首选的是原单位部里工作的下属,是业务司的一名司长,可是一了解,他已经被部党组列为部后备干部,并且已经上报中组部。这样的话,只要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有希望进入副部级。
自己在北江省的秘书长倒是一个很不错的人选,但是年龄有些大了,未必适应京城环境。
这时,董宝军来拜访,王奇帆有了新的想法。
在北江省工作时,董宝军只是一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工作受高庆林和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领导,跟政府这边没有过多交集,尤其跟王省长还是有点够不着。
但是,当董宝军成为正厅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