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2/3)
。”
奚昀感慨着绣娘绣师们的巧夺天工,被惊艳地说不上话。
此刻云水阁前庭已是人声鼎沸。八扇紫檀屏风后,十二位小绣娘正在现场刺绣。银针穿梭如蝶,转眼间素绢上便绽开朵朵牡丹。几位夫人凑近细看,惊叹声此起彼伏:“这牡丹花瓣竟用了七重晕色!”
二楼雅阁里,当朝太尉的幼哥儿温妥砚轻叩茶盏:“听闻今日压轴的是幅机关绣品?”
他身侧侍女忙道:“说是触碰绣面会有清泉声,奴婢瞧着不过是唬人的把戏。”
戌时一刻,铜锣三响,义鬻正式开始。第一幅《烟雨七楼图》刚展出,竞价声便此起彼伏。温妥砚漫不经心地将茶盖一合,侍女便出示道:“二百两。”
“二百五十两!”兵部侍郎夫人不甘示弱。两位贵人隔着珠帘对视,空气里霎时弥漫着硝烟味。
最终温妥砚以三百两拍下绣品,他低头笑了笑。
待《春夏游山图》登场,满堂骤然寂静。沈师亲自执起玉尺,轻轻划过山间溪流。霎时清越水声自绣架底座的机关传出,惊得几位老夫人险些打翻茶盏。更妙的是随着玉尺移动,绣面上的船帆竟缓缓转向,仿佛真被风吹动。
“五百两。”西北角忽然传来清冷女声。众人望去,见一华服妇人头戴垂纱帷帽,身侧侍女捧着雕花木匣。有眼尖的认出那侍女腰间悬着的金错刀,低声惊呼:“错刀铭文…莫不是尚宫局的规制?”
席间细碎的议论声忽被一声轻呼打断。穿绛红妆花缎的夫人举着西洋叆叇,看着绣面山腰处:“这青石拱券的形制,可是当年城南被洪水冲垮的青云桥?瞧桥头那株百年银杏,老枝分叉的纹路都分毫不差。”
“夫人慧眼。”离得近的云雾笑着点了点头,“这些藏在山水间的玄机,都是绣学里那些丫头小哥儿们的主意,将十二处亟待修缮的关隘都藏在这画中。”
竞价声瞬间此起彼伏。当红衣侍女将红木价牌举到八百两时,屏风后忽然转出个戴金丝绣抹额的贵妇。头戴垂纱帷帽的妇人和红衣侍女立刻为她让开道,站到她身后去。新出场的贵妇人腕间缠着的伽楠香珠拂过木价牌,将它拿了起来:“且慢,这一千两的银票,烦请沈师着人送去户部捐监处。”
“上月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