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蓬勃发展的养殖(1/3)
小正媳妇那是真用心了,苞米、小米、豆饼碾碎了还得用开水烫了才给小鹅吃。采摘回来的野菜清洗干净了,晾晒好了再切碎了喂鹅。白天赶出来晒太阳,晚上关在密闭的鹅舍里。
小正摸摸媳妇的脑袋:“也没发烧啊,一个大咧咧的人,当年带娃都没这么细心过。”
小正媳妇义正言辞的说:“你懂个驴球球,刘秋月的故事听过没,从收山货起家,到现在身价数千万,主要靠的就是养鹅,养鸡,凡事不要先去要结果,要去问自己的过程。这五十只鹅其中母鹅四十只,公鹅十只,养好了,明年翻十倍,五百只。明年再养好,翻十倍五千只,到时候你想开吉普开吉普,想开皇冠开皇冠。”
“我不信。”
“不信就给老娘干活。”
就这样过了两年,小正和媳妇两人努力把鹅养好,虽然没有发展到五千只,但是每年出栏一千多只大肥鹅,卖了五万颗种蛋,还有两万多颗普通蛋。妥妥的万元户,家里买了骡子、大马车、黑白电视机和大二八自行车。
现在的日子是以前都不敢想的,以前想吃块肉都得等过年,现在随时想吃随时都能来锅铁锅炖大鹅。
小正媳妇这天有去李家屯培训了一周,这次回来带回来了一百只乌漆墨黑的小鸡子。
小正问:“媳妇,你这是整的啥玩意,谁家好鸡长这个样子,黑不溜秋的。”
“要不说男人头发短见识短呢,女人头发长见识长。这叫乌鸡,内脏、肉、血都是黑的。肉蛋兼用品种,小鸡六个月就能长大,公鸡五斤多,母鸡三斤重。这鸡产蛋高,熬汤还是大补,养好了卖过去就行了,厉害的很。”
小正和媳妇在养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孵化场扶持的成功数千小农户之一。
当然,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因为各种意外原因养殖失败的也大有人在,毕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同样天天风吹日晒的上学,有人考清华有人考北大,有人烤地瓜。
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夏莲、刘秋月姊妹两人的养殖成功了,带动周边数千农户,大成功特成功。不算本地供应本地市场的,单单说供应南方市场的白条,年产大肥鹅一千万只,鸭子五百万只、鸡三百万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