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同镇(7/9)
籍,却始终无法破城,之后,朝廷又派出大量官军增援,还是无法攻下。
大同城内的乱兵为了打破一直被官军围攻的局面,便派人潜入漠北,引诱蒙古小王子数万人大举入寇,致使官军损失惨重。
刘清源一边攻城,一边又要对付蒙古骑兵,明显力不从心,足足耗时三个多月,仍未攻下大同。
知道形势如此已然不可为,他便自劾免官。
嘉靖帝大怒,将其夺职之后,改户部右侍郎张瓒为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制军务。
张瓒接手之后,立即下令停止攻城,并派出一位名为楚书的主事观兵城下,传谕城中。
当得知城中的乱兵只是因为怕死想要保全自己而已,便立即命那位名为楚术的主事入城安抚,并称用兵并非朝廷的本意。
原来当张瓒未至军中的时候,大同城内已有郎中詹荣串联了都指挥纪振等人,准备伺机擒诛首恶,这些暗中相互联络之人还得到了大同新任巡抚樊继祖的同意,并获得了数千两白银用以募集壮士。
那些暗中相互联络之人不负所望,最终擒杀了首恶九人,于第二日打开城门,迎接新任巡抚樊继祖入城。
樊继祖入城后,安抚军民,又捕杀了首乱者二十六人。
一开始的时候,乱兵们议论纷纷,还担心这位新任巡抚是城外官军内应,可是夜里,在纷纷扰扰的乱兵之中,樊继祖竟是安然大睡,完全没有一点内应的样子,众人的心这才安定下来。
第二日。
张瓒又派人入城,宣读朝廷旨意,与此同时,新任巡抚樊继祖又出榜安民,大发仓粟赈济军民,人心大定。
最终,在一班吹鼓手的陪同下,张瓒等人从南门信不走入大同城中,一场浴血鏖战、横尸填路而不能平定的兵变,就这样在鼓乐声中烟消云散了。
兵变频发,意味着大同镇这个地方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虽然是灾难性的,但是对于他这种见识非凡又急于有所突破的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毕竟越是动荡的地方,往往机会越多。
就如这两次的兵变下来,有多少大人物因此倒下,同时又有多少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粉墨登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