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杨元之死与李如松之死(3/4)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后世的大明武将,自己都不能像那后世的那些腐儒文官集团那样抱团,也难怪他们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权势,会被腐儒文官集团压的死死的。”
明成祖朱棣在听到南军,北军,西北军,东北军这些名词的时候,就已经猜测到,后世各地方的军队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严重派系争斗。
即便李如松在西北边镇当过总兵,并担任过麻贵的上级主帅,但李如松终究是东北军李家势力的第一继承人。
即便是明神宗朱翊均,非常看重李如松,有想法想要扶持李如松来抗衡大明的儒生文官集团。
但是各边镇,各地区的武将,都要驻守在各地,难以抱团,也是事实。
想要让一个王朝的所有武将,都只听令于,并且也只忠心于天子皇帝一人的情况,往往是在开国皇帝打天下的情况才有。
否则在非战乱时代下,想要做到这一点的皇帝,那绝对是要拥有非常的智慧与政治才能才行。
否则,真是出现所有武将都抱团,只听令一人的情况,恐怕害怕的就不是腐儒集团,而是皇帝本人了。
因为在华夏千古历史中,出现这样情况的事情并不少,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
【万历二十五年,第四任的辽东总兵王保,被调往江浙地区的海州担任海防总兵。】
【王保虽是官职平调,实际上却是朝堂政治下放的一种操作。】
【而关键的是,王保被调往江浙地区的海州。】
【最终,王保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巡视海防的途中去世。】
大明神宗界。
江浙民间:
百姓:“好啊,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这王保居然被调往咱们江浙的海州任职,是那位江湖义士出的手吗?”
【王保被调离辽东后,李如松被任命为第五任辽东总兵官,重新掌握大明的军队实权。】
【万历二十六年(1598),辽东副总兵杨元,因“战败之罪”被押解到辽阳斩道示众,杨元死后,其的牌位被朝鲜供奉于平壤城的武烈祠中。】
【万历二十六年(1598)四月,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