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常山郡受阻(上)(1/3)
过河之后,张辽并没有停下脚步,他马不停蹄地组织百姓们开始在黄河边忙碌起来。
他们齐心协力,迅速搭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军营。
这座军营与白马关遥遥相对,几乎就建在了白马关的眼皮子底下,仿佛是对白马关的一种挑衅。
这座军营并非是为张辽所部而建,而是为后续的右将军牛奋所部大军打造。
距离出兵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此时,恐怕除了大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信息传递相对滞后而略显迟钝外,基本上天下各地都已经知晓了并州黄巾军全力东出的消息。
张辽在像之前那样依靠突袭夺取城池的策略已经不再可行。
如今,他的任务是扰乱中原地区的局势,同时,为后续的大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其中包括在沿途修建坚固的军寨等重要措施。
如今,张辽的军队已经成功渡过黄河,深入到大汉的腹地。
要想确保后路的安全无虞,守住黄河渡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黄河两岸修建军寨也就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整个八月份,可谓是风起云涌,局势瞬息万变。
无论是幽州的叛军还是并州的黄巾军,都如同一股狂风般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他们一路高歌猛进,横扫河北诸郡,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轩然大波。
左路军的钟明率领着他的部队攻打常山郡,进展却异常缓慢。
他们围困真定县已经长达半个月之久,但却始终未能攻克这座城池。
原因无他,常山郡上下的反抗异常激烈,仿佛这里的人们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绝不屈服于并州军的淫威之下。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不难理解。
并州军对待当地的世家豪强以及普通百姓的手段实在是太过残忍和令人发指了。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整个常山郡的人民都对他们充满了仇恨和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常山郡的百姓们自然而然地团结了起来,共同抵抗并州军的侵略。
面对如此顽强的抵抗,钟明也感到十分无奈。
按照李渊的“腾笼换鸟”计划,他需要大量迁移常山郡的百姓,并将他们连同钱粮一起运往并州。
然后再将这些百姓迁移至定襄、云中、五原三郡,以继续实现李渊的移民实边政策。
这一举动却引发了常山郡百姓更为激烈的反抗。
他们拼死与左路军对抗,尤其是那些家族,更是成为了反抗的核心力量。
在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基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