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崇祯和王承恩的真相(2/3)
恩出卖崇祯皇帝,恐怕幕后的黑手很难成功。
王承恩留下了历史正面的形象,历史也对这个人的行为做出了肯定,可惜呀,只有死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咬牙切齿也没用。
至于说给李自成东西的王承恩,根本就不是太监王承恩,你要知道有些人的名字是一样的。在明史当中记载很少的将军王承恩,在《明史·曹文昭传》中还是有几条消息的。
《绥寇纪略》和《明熹宗实录》这两本书里说的,和农民起义军作战的王承恩将军,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将领世家,成了一个总兵级的大将,长期镇压农民军。
《青海历史人物传》中,将军王承恩祖上参加过靖难,明仁宗时期有一个王姓世袭的西宁卫指挥佥事的职位,这就是王承恩的祖上。
万历三十三年将军王承恩继承了西宁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位,一直在崇祯,都在打仗。曾经受到过崇祯皇帝的接见,崇祯八年,这个人因为母亲去世,所以回家了。
所以王承恩交给李自成的东西,说的也不是这个王承恩,因为这人并不是太监。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崇祯17年的三月之后了,黄花菜都凉了。
在崇祯临死之前,还有一个王承恩,这个是锦衣卫,而且是世袭的。这个特务王承恩,在南明隆武朝的历史记载中能够找到相关内容,比如《思文大纪·卷七》。
所以历史记载并没有错误,因为有的人他名字一样,在顺治六年的时候,李成栋在广东英德遇见了王承恩,请对方吃饭,顺便便给杀了。
问题是历史上还有第四个王承恩,这个是李自成的人,当时的李自成率军队进入北京城之后,这就是一个小头目,当时的主要是负责搜索皇宫,交给李自成东西的应该就是这个王承恩,但是这个人在跟吴三桂交战的时候,直接战死沙场了,如果不是偶然之间见到这个人的记录,历史上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明朝历史写得特别诡异,就是我们说的明史也存在在相当多的问题,版本太多了,毕竟是后面的政权,前面的政权历史,在中国历史上,君权天授是最大的政治基础,后面的政权必须要先承认,前面的政权合法性,也就必须对前朝皇帝一概承认。
明史的主编张廷玉,他在写书的时候,他不能对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