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共筑海洋经济新蓝图(5/17)
日本等国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优势明显,我们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争夺上面临巨大压力。
“商务部计划加强与各国的贸易谈判,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为船舶出口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组织船舶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提升我国船舶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加强贸易政策研究,及时为企业提供应对贸易壁垒的指导和支持。”
刘强中微微皱眉,思索后问道:“在推动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过程中,如何突出船舶工业的利益诉求并确保有效落实?”
商务部负责人回应:“在谈判前期,我们会深入调研船舶工业企业的需求,梳理出关键利益点,形成详细的谈判方案。在谈判中,与对方就船舶技术标准互认、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等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磋商。同时,建立协定执行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协定对船舶工业的实施效果,及时与相关国家沟通协调,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和条款得到有效执行。”
交通部负责人接着发言:“交通物流与船舶工业紧密相连。目前,我国港口基础设施虽不断完善,但部分港口在集疏运体系方面存在短板,铁路、公路与港口的衔接不够顺畅,影响船舶装卸效率和货物周转速度。海运物流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
“交通部将加大对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推动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加强对海运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刘强中追问:“在推进多式联运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交通部负责人回答:“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多式联运标准规范,涵盖货物包装、运输设备规格、信息交换格式等方面。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运输设备和操作流程,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标准的推广应用。”
工信部负责人发言:“从产业发展角度,船舶工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任务艰巨。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