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雕塑之谜(2/3)
,工匠们手持青铜工具,一下又一下地在大理石上雕琢着。
每一次的切割,都会让青铜工具与大理石产生剧烈的摩擦。
在这个过程中,青铜工具会因持续的使用而迅速磨损,其表面逐渐变得粗糙、钝化。
就像一把原本锋利的宝剑,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后,剑刃变得残缺不全。
而随着工具的损耗,它的实际切割效率也会呈指数级下降。
原本轻轻一划就能留下的痕迹,现在却需要花费数倍的力气,还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使用青铜工具恐怕很难有效地对大理石进行精细雕刻,特别是像眼前这样如此巨大的雕塑,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那么,古希腊有没有可能获得硬度更高的其他雕刻工具呢?
伍兴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各种可能性。他想到了黑曜石,这种火山玻璃莫氏硬度达5 - 6,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具备切割大理石的可能。
他仿佛看到了古希腊的工匠们,手持着黑曜石制成的工具,在大理石上辛勤雕琢的场景。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黑曜石虽然硬度足够,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贝壳状断口特性。
这种特性使得它在纵向施力时,能够形成极薄的切割刃,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能够轻松地切入物体。
但一旦横向受力,它就极易崩裂。
在雕刻这种精细的艺术品时,工匠们需要不断地变换角度和力度,横向受力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一来,黑曜石工具就很难胜任精细的雕刻工作。
利用这些天然石材,当做刀子切割皮革肉类倒是可以,但是要用它来雕刻出如此精美、细腻的雕塑,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伍兴又想到了古代中国,在遥远的东方,古代中国倒是有雕刻硬度更高的玉石的经验。
那些精美的玉器,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但玉石雕刻都是小件,工匠们通过不断的转动磨制,一点一点地将玉石打磨成精美的作品。
这种方法就像是在绣一幅精致的刺绣,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湛的技艺。
然而,这种方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