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同窗璃雪多灵慧,共论经书志趣同(3/5)
南宫璃雪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人。
微生睿渊继续讲解《孟子》中的其他思想,例如“民贵君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他将这些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生动的例子和故事来阐释,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在学堂中,夏侯逸尘和周南宫璃雪不断地思考、质疑和探讨。他们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始终保持着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微生睿渊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正是真正的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充满热情、勇于思考、敢于质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侯逸尘和周南宫璃雪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他人,造福社会。他们也明白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在学堂之外,夏侯逸尘和周南宫璃雪也经常一起讨论学习内容,分享彼此的见解。他们会一起去图书馆借阅书籍,阅读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也会一起去郊外散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生命的奇妙。
微生睿渊看着这两个学生不断成长进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他相信,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学堂外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夕阳西下,将整个山谷染成一片金红色。微生睿渊结束了今天的课程,学生们纷纷收拾书包,准备回家。
夏侯逸尘和周南宫璃雪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谈论着今日的课文内容。夏侯逸尘认为“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周南宫璃雪则提出了疑问:“如果人性本善,为何世间还会有那么多邪恶的人呢?”
夏侯逸尘沉吟片刻,道:“或许人性本善,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世间的恶往往源于贪婪、嫉妒、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的滋长,与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周南宫璃雪点了点头,“你的话很有道理。也许人性并非绝对善恶,而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向。”
两人继续讨论着,直到走到了一处清澈的小溪边。夏侯逸尘突然指着远处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