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变化(6/6)
鲳鱼的两面各横割深深的三刀:头部一刀,身上一刀,尾一刀,割至见骨为止。
这时,将四根竹条架成井字型,放在鱼底部的身和尾处,让整条鱼离开碟底。这样一来,蒸气便能直透上下,还要在割口处各塞三粒柔软的咸酸梅。头部则以整条的红甜椒提起。
在鱼身上铺上切成细条的肥猪肉、姜丝、芹菜、冬菇片和咸酸菜,然后淋上上汤。
汤中当然有咸味,因此不必加盐。最后是放上西红柿。
以西红柿来取味吗
不是的,是用来盖住鱼肚。鱼背上的肉很厚,腹部却薄,如此一来,才不会让蒸气把鱼肚弄得过火。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放入蒸炉中,开猛火,的确是十分钟就能搞定。蒸出来的鲳鱼,背上的肉翘起,像船上的帆,加上芹菜的绿、酸菜的黄、冬菇的黑和辣椒的红,煞是好看。而那白色的肥猪肉,则完全融化在鱼身上,令鱼的肉质更为柔滑。
这是前世潮州古法蒸鲳鱼,少女惦记了十几年的味道。
除了第一盘鱼生是十三爷自己选择的,剩下的每一盘菜,都是在少女的手中传递过去的。
如果通篇去看,就好像十三爷在走迷宫,他选择了自己要走的道路,而剩下的部分,就交由少女来搭配填充。
跟着,又吃了一碟“龙穿虎肚”。
这是用那条四十多斤重的大虎鳗,处理好后,蒸到半熟,取尽其肉,剔尽其骨,在以猪肉碎和拌成馅,然后塞入猪大肠之中,蒸熟再煎。
再是一杯璎珞酒下肚。
终于十三爷的肉团身体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开始重新长出绒毛和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