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当今皇上,就是格局小了!(3/4)
,也曾立誓以学治国吧!”
“最后不也是没有善终。”
宋隐惋惜的叹道。
接着。
他继续举例。
“唐朝的李绅也都认识吧?”“此人也是因为穷苦而去庙里,进京赶考的盘缠还是方丈资助的。”
“李绅一举高中,做了官。”
“他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的苦,写下了《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样的李绅,还不是变成了大贪官。”
“初入官场的李绅,初心也是想造福百姓。”
“可是自己越是清正廉洁,同僚就越是疏远他。”
“他知道,自己不同流合污的话,乌纱帽必定不保。”
“已经过上了温饱日子的他,不想过穷苦日子了。”“所以他也开始随波逐流,从此李绅越走越远,再也无法回头。”
宋隐举了这么多的例子,然后问朱元璋,“这些人你都知道吧?”
短暂的沉默后,朱元璋点头,“他们都是贪官。”
宋隐颔首,“对啊,可是皇帝不也照样重用他们?”
朱元璋有些不悦,“即便如此,也不见得所有的贪官都会被皇帝重用。”
“咱大明的皇帝就不会重用贪官。”
朱元璋强调了自己的立场。
宋隐说得再多,他始终越不过自己心里的那一道坎。
这也是他的原则。
宋隐看出来这投资是个顽固派,于是继续道。
“依本官看,怕的不是贪官,而是看他都做了什么。”
“贪官却能让一方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清官,看着百姓吃不上饭却无能为力。”
“这样的贪官和清官,你们会选哪个?”
话落。
朱元璋沉默不语。
一时间,他竟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宋隐觉得自己已经动摇了老头的观念。
他举着徐庆的履历,“好比这个徐庆,先不说他能不能一上任就能造福百姓。”
“但他会把绸缎庄的生意也带过去,由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