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流言(2/3)
一边解释道:“洪娘子死后,村里人觉得有些晦气,能搬远点的就搬远了。”
虽然这么说,桑榆还是发现离的最远的房子也不过几百米,有些村民看着她们一行人到来,还偷偷地探出身子张望。
如此,人便不可能藏到这里了,太容易被发现了。
洪家老宅年久失修,泥土房子已经破损不堪,院墙的一角倒塌了大半,院中杂草丛深,屋顶的稻草也所剩无几。
众人从倒塌的院墙走了进去,村长指了一个年轻后生推开屋门,一股尘封了许久的烟尘扑面而来,呛的几人咳个不停。
薛如英捂着鼻子问,“这里有什么好看的。”
桑榆也捂着口鼻,闷身道:“我只是有些疑惑,洪娘子受流言侵扰了好几年,又是个懦弱的,怎么会突然自杀?”
真正懦弱的人不但害怕他人,连死都会害怕,洪娘子若是想寻死,那么在刚开始听到流言时就会自杀了,可是她偏偏听了好几年,在儿子即将要成年的时候自杀,这个理由怎么也说不通?
等洪三郎独立?不对,洪三郎是十三四岁失去父亲的,那时候洪三郎已经算是半大小子了,洪娘子身不能提,肩不能扛,反而会是累赘。
那么她当时为什么要自杀呢?
桑榆觉得事情一定有蹊跷,洪娘子的死绝不会那么简单。
薛如英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她也不是不明是非的人,见桑榆说的认真,她大手一挥,让跟在身后的差役四处查看一番。
桑榆感激地看着薛如英,她的身份只是一个小小的司务,崔叙又不在这路里,可使唤不动这些差役。
差役们得令分散开来,四处查看,村长虽然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倒是有许多闻风赶来的村民,大着胆子朝这边探头探脑。
桑榆没管他们,捡了一根木棍,仔细翻看了起来。
洪家老宅虽然破旧的有些厉害,但是从那些遗留的家什来看,他们原本还是很富裕的,箱子都是山上的成年老木打造的,即使风吹日晒了几年,依然能看出原本的样子,都是坚固的。
老村长在一旁有些心疼道:“可惜了这些好木头,这都是当年建房子时,洪大郎一根一根从山上背下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