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舍(2/3)
赈灾的一万石粮食到了济南只剩三千石。一万石粮食原本也够全部灾民三月之用。粮食到时正值春播,一万石粮食足够灾民撑到早稻收割,可如今一下被贪去了七成。
再寻办法调粮早已来不及,为免灾民饿死,弘晖无法只得征调当地富商乡绅存粮,承诺捐缴一定量的赈灾钱粮可适当免除当季税款。
“弘晖这孩子越发稳重了,这次的事办的不错,朕很欣慰。”
“弘晖眼看就到了而立之年,哪能还像儿时那般跳脱?也是这孩子心软,也见不得旁人受苦。”
心软之人必凡事都有所顾忌,不会贸然行事,自然也不会兵行险招,你只管放心用便是。
“临行前,朕说过,若遇克伐怨欲中饱私囊却不思悔改之人可先斩后奏,这孩子却都一并拘回京城,说朝廷命官生杀之事还得由朕做主。朕国事繁忙,哪有这么多时间处置这些逆臣。”胤禛这话虽说嘴里有些埋怨的意思,眼里却带着笑意。
生杀大权只有天子可握,先斩后奏之事,若无必行之理还是少做少错,弘晖做得很好。他心里通透得很,自己这个皇阿玛敏感多疑,多思多虑,一旦行差踏错必遭猜忌。虽说胤禛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哪有皇帝会认为自己不是春秋鼎盛?成年的皇子,可以有才干,却不能太有主意。
“臣妾刚还说弘晖年岁不小了,这举动却还像个孩子似的,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跑回来找皇阿玛。”
“哈哈哈哈哈,也无妨,朕怎么能不管自己儿子呢?”
这几句话极大的满足了胤禛为君为父的虚荣心,连来时颇有些愁云的神色都拨云见日了。
紧接着又左左右右的扯了些有的没的,胤禛终于说到了今日来的重点,“宫里这么些人,唯有你陪朕最久,朕有时在想,朝堂上的事朕算无遗漏,为何却看不清朝夕相处的人。”
“您日理万机,百姓们这么多大事都等着您处理,后宫这些小事又怎么能个个儿都麻烦您呢。最近后宫不太平静,臣妾也是感慨颇多。世兰妹妹实在是糊涂,也好在皇上宽仁。”
我大概猜到了胤禛的来意,试探着开了口,眼见他没有任何不悦的表情,我继续说了下去,“世兰妹妹初入王府时,虽任性了些却也不失女儿家的可爱,臣妾总在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