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太妃(2/3)
“母后圣性仁厚慈祥阖宫,朕受鞠育深恩四十年来备尽孝飬深得母后之慈欢,正逢太后寿诞,朕感念慈母生养之恩,特尊太后为宣惠仁寿皇太后。另朕奉皇太后懿旨,先帝后宫众人均侍奉有功,尤和妃奉事先帝最为谨慎。朕惟皇太后圣心至仁至厚。此旨实为允当。故尊皇考和妃为惇怡皇贵妃,温僖贵妃为温僖皇贵妃,定嫔为定妃,密嫔为密妃,勤嫔为勤妃。通贵人为通嫔,高氏、色赫图氏、石氏、陈氏等皆为贵人。”
借太后生辰之际,有为太后加徽号珠玉在前,又有太后明旨提携和妃为皇贵妃于温僖之上,又有诸位皇子生母一同晋封在后,温僖贵妃显然泯于众人。
敦亲王原本志得意满以为胤禛于他纵容别与他法,却没想到圣旨一下,洋洋洒洒一同晋封多人,然胤禛已如他所请,抬举原本低于温僖贵妃的和妃又借以太后懿旨之口,此事若再多言,便会被扣上不孝太后骄纵犯上的罪名,反而得不偿失,只得就此恶心的闭上嘴。
虽说敦亲王没有实质的损失,但让政敌难受似乎让胤禛格外的开心。
以至于到寿康宫请安时,也和太后提及。
“上次你和哀家商议敦亲王所请,解决的如何?”
“朕依照皇额娘懿旨,加封惇怡皇贵妃于温僖贵妃之上,允碍于孝道自然无话可说。”
“哀家身边如今养着淑慎和恭定,老十怕是觉得哀家身边伺候的人多,日子过得太舒服。”
“允蠢钝,此事倒也不一定是他自己主张。”
“前朝的事儿哀家不多过问,倒是皇帝如今后宫可还算太平?”
“说到后宫,这回的事儿,倒是熹嫔为朕助益,熹嫔机敏聪慧,册封并立一事就是她提的。”胤禛提起熹嫔眼里多有了些笑意。
“哀家也知熹嫔聪明,但皇帝,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祖训,不可因为宠爱一人而坏了祖宗规矩。”
“朕知道,说到底,老十这事儿也可算是家事,倒也不必如此苛责。”胤禛对此不以为意,直言此事与朝堂无关。
说这话时我正到了寿康宫门口准备给太后请安,端怡带了令璋进宫,孩子还小,想着大宴时便不带在身边,如此提前向皇太祖母拜寿。
胤禛一向不爱与后宫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