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不太好的夏婉(1/3)
在港岛,价值几千港币的家庭式作坊比比皆是,年产值数百万的工厂也不在少数。
况且,随着全球工业布局的变迁,纺织业在港岛工业产值中占据了37,成为了支撑港岛经济的顶梁柱。
邹德宇听到这话,想了想,缓缓说道:“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他们刚到港岛,许多规矩还没摸透,也没打通上层。”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若真要把他们弄破产,倒是容易一些,但要做到王先生想要的那些,初期可能需投入一笔资金。”
“需要多少?”
“差不多要30万港币。”
“行,我会让魏妙颜转钱给你,后续事就劳烦你了。还有,能稍稍透露一下,你具体打算如何做吗?”
毕竟,魏妙颜除了放学时间,平时多在学校,联系起来不怎么方便。
“这个嘛,倒也不是什么秘密。高峰制衣厂里面还是有人才的,他们利用自身带的资金加上贷款,趁着今年纺织业的蓬勃之势,大赚了一笔。”
“先前的贷款已经偿清,如今,更是刚获得了一笔百万港币的贷款,用以扩大生产规模,并创建自有品牌服饰。”
听了这话,王小北有些疑惑:“邹先生,你怎会对这事如此清楚呢?”
“嘿,说来也不复杂,港岛的纺织业正兴旺,对于那些过来扎根还能赚到钱的企业,我自然多留意一下。”
“毕竟港岛这边的模式已经定型,他们的新思路或许有一些可取之处,值得我借鉴学习嘛。”
王小北心底暗暗赞同,的确,在内地能做大做强的,哪个不是能耐人?
接着,他又问:“你接着说……”
“好,事情也不算复杂。我给那厂下一个大单,让他们开足马力生产,同时我利用银行那边的关系……”
“不出半年,保证他们资金链断裂,到时候,这厂子自然而然就归你了。”
王小北一听,心里豁然开朗。
这招数与后世的手法算是异曲同工。
先下单定制一批特殊规格产品,提价,等交货付款时借口资金短缺取消订单,最终这些特殊产品很可能只能亏本处理。
邹德宇虽然办法不同,本质却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