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形势所迫(5/6)
就算不说前面吃亏的事情,只能白白吃亏了。
如果唐元嘉真的都什么都不知道,一直都把唐元景当成好弟弟看,唐元景却有其他心思,唐元嘉的处境会有多危险
杨氏对于这个情况,心里面就真的一点儿都不明白吗
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杨氏又不傻。
而是偏心的人根本察觉不到自己的偏心,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做法偏心,反而会认为自己的做法很妥当,十分的公正。
这个道理放在杨氏这里也是这样,她觉得粉饰太平,是两个孩子都顾及到了,让他们兄弟能一直好好相处、相互扶持着。
现在也是这样,在想明白长子留在京城,次子领兵平叛,日后兄弟两人肯定和睦不了以后。
在长子为什么没能领兵的事情上,她下意识就盼着是长子在前面领兵的过程中,出现什么差错了。
觉得要是长子领兵的时候犯错了,才让燕国公不放心继续让长子领兵,她一直发愁的事情,说不定就能解决了。
毕竟哪怕按照常理来说,长子才会是继承人。
可是长子不争气的话,次子成为继承人,同样也很正常。
长子自己不争气,也就怨不了弟弟!次子得到想要的了,也就不会再有其他小动作。
这样的话,兄弟两人也就和睦了!
她也不用担心,日后会面临骨肉相残的局面。
发现事情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杨氏也就开始失望起来。
不过这个情绪只是一闪而逝,杨氏并没有表现出来,甚至都没有敢去深究为什么她会觉得失望。
她纵然偏心,也还没有到可以理直气壮算计长子的东西给次子这个程度。
能够理直气壮偏心到这个程度的人,还是很少见,杨氏显然没到这个程度 。
哪怕平时对长子和次子态度不一样,也都找了一个长子不如次子贴心的理由。
她只能暂时放下这个事情,又问道:“国公爷派你回来 ,除了让你把他要在长安称帝的消息告诉我,可还有其他吩咐”
捧墨便回道:“国公爷还让奴才护送夫人回京,等到国公爷称帝以后,夫人也要受封中宫,继续留在晋中就不方便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