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隐忧(4/6)
踏实了。
不过还是接着问道:“国公爷要是在长安称帝的话,三公六卿,文武百官这些都得重新安排人,也就不好再带兵出征了,而且长安城里面人多事多,国公爷要是不留守的话 ,说不定还会出现其他变故!这几路反贼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算了,不管他们了,岂不是让他们占便宜了!”
杨氏是大雍宗室郡主出身,又做了不少年燕国公府的当家夫人了,比起一般内宅妇人来说,还是要多上几分见识。
她知道燕国公既然称帝了,不是空口说一句就行了。
不但需要昭告天下,还得把一个朝廷该有的东西都得弄好。
总不能就弄出个空架子出来,三公六卿、文武百官这些肯定都得设置,至少一个朝廷该有的东西都得有。
而且每一个位置上,尤其是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要安排什么人担任,也是一件十分耗费心血的事情。
既要考虑这些人是否真的忠心于自己,又要考虑这些人的背后势力。
不能全安排忠心于自己的人,不给那些世家大族留合适的位置,免得这些人背后搞事。
也不能全安排世家大族的人,这样就不好掌控朝廷了。
因此这些人员的安排上,如果安排不妥当,肯定会闹出些其他事情来。
想要把这些事情理顺了,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行的,反而十分耗费时间。
尤其是燕国公称帝的地方,还是在长安,并不是在已经站稳脚跟的晋中。
对于已经有几年没在京城的燕国公来说,很多事情还不算熟悉,就要更加耗费心思了。
其他几路叛军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帝,哪怕上下都熟悉,也没有什么另有心思的人,从燕国公起兵开始,到现在也算是准备几个月了,才正式昭告天下。
更别说燕国公选择在长安这个地方称帝了。
虽然说选择在大雍的都城长安称帝,听起来比其他几路叛军更有气势 ,显得要正统不少。
但是这个地方带来的麻烦,同样也不会小。
作为原本大雍的都城,长安称得上是人员复杂,大雍朝廷的大部分官员,也都在长安。
燕国公就算是打进长安了,想要彻底在长安站稳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