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肃清淮州(一)(2/6)
却突然露出一抹会心的笑意,他对自己这位女儿的剔透心思,此刻已经是洞若观火。她在帮助自己除去历王萧威之后,便借巡游民情的理由跑出了京城,这是明显的不想掺和到之后的政务之中,如果凭着皇太女的身份,和带兵勤王锄奸的不世之功,再参与到政务之中,借此掌握了太多的权力,那么一定会遭到自己这位好不容易才重新夺回权力的皇帝猜忌,她定是想着,即便是父女,当站在权力顶峰之际,一旦有所不慎也会生出嫌隙。
而这次与倭桑瀛人的硝山战役,自己这位女儿一定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和决策人,凭借她皇太女的身份,硝山大营的将领们不敢违逆她的意愿,虽然没有自己这位皇帝的诏书,但是临机决断调动兵马抵抗外敌也不算有错。
但是她并没有承认是自己做的,而是将这些事完全推到了杜明的身上,作为硝山大营的指挥使,在敌人发起进攻之时,调兵遣将出兵御敌,是名正言顺的事,既将她自己稍显越权的行为掩盖了过去,又不与下面的将士争功,免得遭到自己猜忌她擅权调兵、功高震主。
其实老皇帝的心中并没有猜忌他这位女儿的想法,他在这位女儿的帮助下,除去了历王夺回了权力,再掌朝纲、重御天下,恢复了天子权威,可谓是中兴之主,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他继位四十七载,与两代历王明争暗斗多年,纵然有些才智,也早就耗光用尽了,如今年事已高,他只求能够在最后的时间里巩固刚刚掌握的皇权,在他中正平和的施政之下,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过上几年好日子,便没有了更多的奢求。
至于权力,他已经立了帝女为皇太女,这皇位早晚是她的,权力早一点交给她和晚一点交给她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老皇帝在之前对帝女虽然疼爱,但也是有诸多的失望之处,自从两名皇子相继死后,老皇帝夜深人静之时,并不是没有幻想过如果有一天除去了历王萧威,自己重新夺回权力,那等到他这位皇帝大限将至之时,将这万几宸翰之任交给他这位女儿。
他通过不断的观察发现,帝女虽然武艺过人,外柔内刚,但是很多时候有些怯懦,一旦逼到急处,处事又难免极端不顾后果,老皇帝每每想到此处就是一阵唏嘘不已,感叹帝位后继无人。
但是不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