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政策必须要提前改,杜绝后患!(2/3)
要成立商务部。”
高要环视了一下四周,见众人都没有明显的反对之意,便接着说道,“商务部,这个名字或许对大家来说有些陌生,但它的职责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简单来说,商务部就是专门负责商业往来的部门,它将承担起管理和促进商业活动的重任。”
高要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这不仅是一个全新的部门,更是一个正式的朝廷官职。商务部的负责人将拥有与九卿相当的地位,可以参与朝政议事,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商业政策提出建议和决策。”
他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毕竟商务部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完全是陌生的。
就连站在高要身旁的吕雉,也被这一番话吓了一跳。她原本以为自己对高要的计划了如指掌,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一个重要的部门是她所不知道的。按照高要所言,这商务部一旦成立,恐怕会带来不少麻烦和挑战。
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士农工商的问题。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管仲提出的,他提出“四民分业”的理念,其目的是为了优化社会效率。通过让不同职业的人群聚居在一起,使得每个群体都能在年少时就开始学习相关技能,从而达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状态,避免因职业流动而带来的混乱。从本质上讲,这只是一种职业划分,而非等级排序。
这并非是秦始皇的决策失误,毕竟在统一六国后,秦地的许多百姓都面临着温饱问题,大力推崇种植是恢复国家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只是由于吕不韦事件的影响,秦始皇对商人掌权多少有些抵触,因此对商人的政策更为严苛一些。
再加上士农工商这个排列顺序,不仅符合当权者士大夫的利益诉求,更有利于他们对社会的掌控和管理。于是,这种顺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阶级形态。
原本,“士”指的是士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如今,“士”主要指的是以士大夫为首的文人墨客。他们通过科举等途径进入官场,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掌握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力。
而“农”排在次要位置,原因有二。其一,农业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民是社会的主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