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典 (三)(3/4)
之礼。
而现在变成了最为隆重的礼节,这是正式的大礼,为对父母、师长所行之礼。
在隆重的大朝仪等时,臣子见皇帝五拜,平常也只是四拜。
行礼后,朱允炆等人起身。皇叔们可以坐着受朱允熥的四拜礼,但是他们这些兄弟没资格。
也就是朱允炆、朱济熺这些年龄稍长的可以站着受礼,朱尚炳这些年龄比朱允熥小的,还要乖乖的躲开。
朱允熥认真朝着朱济熺等人行家人礼,二拜不磕头。
这不是朱允熥装腔作势,而是老朱定的规矩,同辈就是二拜了。
老朱笑的那叫一个开心,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家子人和和气气,就是兄友弟恭。现在这一幕就很好,别管是不是有人心里头不舒服,反正每一个人表情没有怨怼、不乐意的样子。
等到行礼结束,老朱说道,“国本已定,当着祖宗的面,你们这些人也都该知道分寸。以后但凡有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咱非得将不肖子孙革除宗籍。”
朱樉等人立刻跪下,连称不敢。
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君臣的名分都定了,确实没人敢起不该有的心思。哪怕作为皇子或者皇孙,对龙椅确实有些念想,可是一个个的也都心里清楚,那个位置生来就不属于他们。
老朱随后开口,说道,“老二,你们几个在外的亲王这次滞留京师已久,明日启程回藩。”
朱允熥都愣了一下,正常来说明天是需要百官进表称贺,还有大宴。
老朱直接对朱允熥说道,“你照顾你这些叔父是好,只是也不该如此护着。君臣名分已定,宴席本就不该给宗室藩王留席。他们在不在,也不要紧。”
这倒也是,因为按照老朱定的规矩,朝廷但凡有大的宴席,宗室诸王就算是在京,也只能是去偏殿,不许和朝臣同殿。
朱樉立刻领旨,“儿臣遵旨。”
其实朱樉早就想回去了,在应天府肯定是不如在西安自在。在应天府,他就是空有秦王头衔的皇子,在宫里也要谨小慎微的。到了西安,那就自在多了。
老朱随即看向朱棡,说道,“你留下。”
朱棡虽然很想回太原,可是这个时候也只能强颜欢笑的领旨。哪怕此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