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稳 隐忧(3/4)
时的统治,其实很多百姓也都是一样。
蒙元统治近百年,看似是影响深远。可是再往前看,南宋偏安一隅,靖康之耻后丢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土地。再久远来看,北宋都没能完成大一统。
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这个儿皇帝留下的隐患特别大。
近五百年了,北方很多人都不认为自己是汉人。就算是开国后,老朱一直都是在移风易俗,不许大明境内再有一些胡人风气,可是一时间还是很难改变一些习俗。
不要说四五百年的影响了,就算是几十年,一两代人,很多人都已经忘了自己的根,不明白同根同源的意义了。
蒙古时将人分为四等,就算同样是汉人,也是北方的汉人,以及南方的南人。
在朱允熥看来,老朱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来。这等同于再造华夏,哪怕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对于民族的观念不是特别深,可是汉人正统,已经开始慢慢的让大明的百姓有了深刻的概念了。
如果没有老朱,说不定南北之间的裂缝会更大,说不定华夏也会变得和欧洲一样四分五裂。
朱允熥沉默许久后才说道,“对北方自然该施恩的时候施恩,该压制的时候压制。我也明白民心归附不易,移风易俗不是短时间能弄好的。汉朝花了许久,才让天下人归附,咱们也要花许久的时间才可以。”
老朱对这个回答比较满意,但是也不是特别满意,“说些具体的,你口口声声说要当皇帝,没个主意可不行!”
朱允熥就说道,“民生呗,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自然念大明的好。”
老朱就说道,“一些地主豪强不见得念你的好。”
朱允熥也明白这个道理,说道,“所以那些人,该杀的杀、该拉拢的拉拢。一口气杀光肯定不行,咱们也要把官府的影响弄强些,可不能搞的像蒙元那样。”
皇权不下乡,这可不行。
但是朱允熥也明白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现在很多乡镇就是地主豪强、宗族在管理,甚至几百年后有些地方也是如此。
老朱微微点头,对于朱允熥的这个说法和见识非常满意,十三岁的孩子肯定想不明白这些。能有这样的见识,肯定是老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